导航菜单

解开嫉妒的心锁

面对嫉妒情绪时,应採诚实坦然的态度,明了嫉妒只是人的反应之一,不用企图去掩饰压抑,这是察觉内心的好时机,走出「自我」的执着,随喜「他者」的优点,将能慢慢解开「嫉妒」的心锁。

《杂宝藏经》记载了一则共命鸟的故事:有一双头鸟,一头常食美果,但另一头却因没有吃到好吃的果实,而心生嫉妒,却没想到这果实其实是饱足同一个身体,后来因怨恨而吃下了有毒的果实,双头鸟因而丧命。

嫉妒就是这么一种破坏性十足的情绪,在现今多元化且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,无论是家庭间的手足关係职场上的瑜亮情节爱情当中的争风吃醋,引发嫉妒的因素更加複杂多元,也更无所不在,在没有觉察的情形下,嫉妒这种又酸又毒的汁液,会一点一滴的腐蚀着人心,直到毁了别人,也输了自己。

嫉妒这种情绪究竟从何而起?从心理学的角度,嫉妒是:「别人拥有自己也想要但无法拥有的东西。」或是「别人的优势会危害到自己原本拥有的地位人际关係」

举凡有形的财富物质,外貌,到无形的人际关係能力地位形象等等,都是会引起嫉妒的因素。

嫉妒情绪面面观

佛典对嫉妒的定义则是:「嫉云何?为心不忍他之荣利」。(《阿毘达磨界身足论》卷上)

另外,在《杂阿毘昙心论》卷二提到:「于他人利养恭敬名誉功德不忍,心忌,名为妒。」

福严佛学院讲师祖莲法师说明,嫉妒是因为和「他者」产生比较心,不能接受他人比自己强而有的心识活动。

从佛法的观点来看,嫉妒和贪瞋癡分不了关係,贪着名誉财富,进而兴起和人比较的心理;因不能接受别人比自己好而瞋怒;执着于赢过他者,就是癡。

国立台北师範学院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曹中玮副教授在〈大专学生社会比较嫉妒心理之质性分析〉文中指出,让人产生嫉妒的对象,通常是和自己在心理上有关係的人,或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会和自己产生比较的对象。

也就是说,嫉妒的产生也和自信自尊的肯定是否受损有关。一般人会去嫉妒同学同事手足,这些会威胁到自我存在价值的人,却不会去嫉妒一个财富名声地位都比自己好的陌生人。

嫉妒所导致的破坏力

嫉妒虽是破坏性强大的情绪,却常常隐藏在其他的情绪反应的背后,台北市立疗养院精神科主任李文瑄医师即表示,人通常会去合理化自己的行为,认为是不公平而生气,常常要事后透过反省,才有可能发现是因为嫉妒而生气。

加上社会对于嫉妒都抱持负面谴责的态度,所以一般人往往无法承认或是去掩饰嫉妒的情绪。

李医师举例道:妈妈在放学时先去接妹妹,做哥哥的生妈妈的气,认为是妈妈偏心不公平。

做哥哥的一定不愿意承认其实是嫉妒妹妹受到母亲较多的关注,所外显的情绪反应却是生妈妈的气。

这样的事情虽小,却很常见,仔细探究,嫉妒也源自不安全感害怕失去。上述例子中的哥哥,对妈妈的爱并没有足够的安全感,所以才会害怕妹妹夺去妈妈对他的爱护。

也因为嫉妒源自害怕自己的优势被夺去,却又未必能改善,在这充满无能为力又满腔愤恨的情况下,小至说酸溜溜的话,大到毁灭性的行为,例如贬抑对方的成就以突显自己的成功,或是发黑函散播不实的谣言以达到除去对方的目的等等,都会是因嫉妒而产生出来的行为。

李文瑄医师也指出,当嫉妒的对象对自己愈好,反而更让自己相形见拙,所产生出来的攻击破坏心更强,因为嫉妒而产生出来的不适,还包含焦虑忧郁甚至是妄想的产生。

既然嫉妒的成因是来自于别人比自己好,是否也可以做为鼓励自己进步的动力之一?

对此,曹中玮老师说明,出于嫉妒而产生的动力,可能会蒙蔽了自己真正要追求的目标,因为嫉妒让人一心想胜过对手,而没有探究出自己究竟想要什么。

例如目前从事补教业的林先生回忆大学时代,一位同学的托福成绩十分好,他认为两人的英文实力相当,凭什么这位同学受到肯定?因此,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準备考试。

可是在準备考试的过程中,林先生却十分痛苦,不断质疑自己并不想出国念书,考托福做什么?万一结果输给同学怎么办?考试的压力内心的煎熬,让亲朋好友的关心变成嘲讽。

最后林先生虽然考得很好,但却没有成功的喜悦。

「我觉得这整个过程是错的,好浪费时间。」林先生说,「其实我真正想要的,是像那位同学一样受人注意,而不是高分的托福成绩。」

善用嫉妒来观察内心

无论古今中外,大多对嫉妒视为一种不道德的情绪,因此往往採取压抑隐藏的处理方式,李文瑄医师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明,其实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恋的倾向,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好。

而嫉妒是人天生带来的破坏性本能,透过学习认知和反省,学习包容其他人的存在学习接受现况,就是向上提昇摆脱人性黑暗的力量。

就像前面所举手足之间的例子,可以引导哥哥了解状况:妈妈是因为顺路,先到妹妹的学校,所以先去接妹妹,并不是偏心;而妹妹是自己的家人,对她也有亲情,又何必去嫉妒?透过这样的学习,就是成长。

东吴大学社工系讲师,也是前佛教观音线协会理事李忆微认为,任何一种情绪都该被尊重,而非贬抑。

嫉妒所表现出的内在声音是没有安全感或是对自己错误的期待,这并不可耻,而是一个机会,能帮助自己看清楚真正重视的是什么。

如果前述的林先生能先想一想,自己到底要什么?对自己的期待到底是什么?诚实的面对情绪,也许可以避开这个痛苦的经验。

有佛教心理学之称的唯识学,将嫉妒归类为「随烦恼」之一,也就是随着贪瞋癡三毒而起的烦恼。佛法说「烦恼即菩提」,有烦恼产生,正是观察自己心念活动的时机,帮助自己掌握心念的活动。

祖莲法师引用佛典《大乘阿毘达磨集论》卷一:「何等为嫉?谓耽着利养,不耐他荣,瞋之一兮,心妒为体,令心忧戚不安,稳住为业。」说明了嫉妒属于瞋心之一,其所引发愤怒的情感,是不利于人际关係的。

试想,当心被愤恨不满的情绪綑绑,所展现出来的行为言语如何能平和?每天和嫉妒的对象一同工作,朝夕相处,其中心念的翻绞是多么痛苦;再者,嫉妒者把「自」和「他」分得太清楚,和佛法「无我」的精神相违背。所以解开嫉妒的心结是修行之必要,也是解开生活忧苦的方法之一。

佛法中的因缘观,可在观念上解开嫉妒的心结,祖莲法师指出,嫉妒的基础是「自我」,因为把自己看的太重要,所以当别人比自己好时就无法忍受。

可是别人比自己好,是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,而这因缘条件也会改变,何必执着于一时呢?以大乘菩萨行,成就众生利益的观点来说,别人好的善的成就,也是对大众有利的,是一件值得讚歎的事,这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的〈随喜讚歎〉。

「随喜」是他人有福有德,不论是谁,不论多少,虽不是自己的功德,也一律感同身受,心生欢喜。

至于改善调整的方法,祖莲法师说,人的念头是念念相续的,种下善的心念,从心的转变做起,学习着从心中发出真诚的祝福,一点一滴的净化心念,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;也可以透过念佛打坐等统一心念的练习,加强随喜讚歎的意识,如此可以转化嫉妒的情绪,更不会随着这负面的情绪而产生破坏性的行为。

从面对的态度来看嫉妒,接受自己是有负面情绪或是有缺憾的,用客观分析状况的方法来处理,随喜讚歎他人的优点,学习鬆开处处以自我为出发点的思考方式,李文瑄医师说,「你会发现别人不是那么好,自己也不是那么差」。

世间本来就存在种种的差异,所以当嫉妒的情绪出现时,将它当成一个和自己对话检视心念活动的机会,可以超越嫉妒,心也不再受苦的。

文:杨仁惠 摘自法鼓文化「人生249期」

最后编辑于:2023/02/13作者: 张家口代孕交流

发表评论